(一)社交恐惧症治疗的预期目标
(1)在社会交往中没有过分的紧张或恐惧。
(2)掌握基本的社交技巧,培养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3)个人独处的时间和与他人交往的时间的分配比较平衡。
(4)不再使用酒精或化学物质以缓解社交紧张,并习得建设性的应对行为。
(二)心理医生怎样治疗社交恐惧症,心理干预策略如下:
1.帮助患者识别与人际交往有关的紧张症状,明确其自信不足的根源所在
首先通过交谈和心理评估,让患者明白其症状所在,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并明确造成自己自信不足的根本原因。例如,儿童时期经历过忽视、指责、拒绝、虐待或遗弃等遭遇者成年后多表现为自信心不足。
2.帮助患者识别产生社交紧张的思维模式和应对方式,并进行矫正
通过写自我检查日记,可以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日记的内容包括:
(1)引起焦虑或恐惧的事件,包括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和经过;
(2)当时的状态,包括评定当时的紧张程度(按1-10分级,“1”代表心情十分平静、不紧张,“10”代表最糟糕的反应)、具体是什么引起了自己的心理变化?当时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
(3)当时的应对方法,指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来应付(包括具体的行为或想法);
(4)对自己的紧张程度进行再评定。从中就可以认识到哪种应对方法能减少自己的紧张程度,起到积极的作用,哪种应对方法反而增加了自己的紧张程度,起到了消极的作用。了解患者的思维和应对模式后,就必须对其进行控制和矫正。通过强化能起到积极作用的应对模式来减轻社交紧张状态。
3.教患者学会一些控制躯体感觉的方法
通过教患者学会用一些实用性的操作方法,像渐进性放松训练法等,来控制自己胸闷、心慌等紧张时的躯体感觉症状,可以增加对整体治疗的依从性。渐进性放松训练的目的,是帮助病人体会主要肌群的紧张感与放松感,进而学会调控,以后自己进行放松练习。治疗师按一定的顺序,让病人从头到脚逐一对肌群进行“收缩-放松-收缩-放松……”训练,并提示其注意相应的身体感觉。训练后让病人在家中每日两次坚持训练,直至能随时让自己放松为止。
4.针对紧张、回避等不良行为进行行为干预。
在上述干预的基础上,可以采用系统脱敏法或问题解决法等心理治疗的方法针对紧张、回避等不良行为进行干预。系统脱敏是典型的行为治疗方法,旨在对症状行为进行“反条件化”。治疗的第一个阶段,是进行放松训练。第二个阶段,请患者按引起焦虑反应的严重程度,依次列出相关诱发人物或情境的清单,然后从引起最弱的紧张反应的情境开始,逐一向病人呈现或由其想象、描述这些情境。每一步骤做到病人适应,感到彻底放松为止,然后再接着做下一个较使人紧张的情境,直至最强程度的情境也不引起紧张为止。完成这些训练之后,可以让病人进入真实情境进行适应。(详见教材心理干预部分)
5.自信训练
要成为一个自信者,必须准备好以下五点:①决定自己所需要的是什么:这反映了你的权利;②判断自己所需要的是否公平:这反映了他人的权利;③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需要;④做好冒险的准备;⑤保持心情平静。
由于社交紧张的根本原因多为自信心不足,在人际关系中往往表现为由于过多地考虑对方的感受而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从而出现了对人际交往的紧张和恐惧。因此,通过一个专门的增强自信的程序化训练,可以针对性地减轻患者的症状。
自信训练多以团体训练的形式进行,它将帮助患者处理人际关系的压力。在自信训练的过程中,患者将培养一种既能尊重自己又能尊重他人的能力以表达属于自己的权利。这意味着你在人际交往中既不处于被动的局面,也不采取攻击和操纵他人的方式。通过自信训练,学会如何正确地与他人交往,如何适当地表达自己的要求、情感和权利,而不伤害他人的利益。自信训练特别适用于那些不能表达自己愤怒或者苦闷的人,很难对他人说“不”字的人,以及那些很难表达自己积极情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