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病症心理咨询案例
在心理咨询中,我们了解到晓成的家庭情况和他的成长背景。晓成的父亲从他小时候起就一直在外面做生意,除了拿钱回来,很少回家。晓成的母亲是个家政人员,没时间照顾孩子,因此白天就把晓成送到奶奶家或外婆家,晚上再到乡下把他接回来。有时候母亲太忙,晓成就跟外公或爷爷睡。这样,晓成与外公、爷爷建立了亲密的关系。
大约7岁那年的一天,早上还陪着晓成玩的外公,下午突然中风了。几天之后,外公就离开了人世。外公的去世让晓成很伤心,外公倒下去的那个情景让他记忆深刻。一年之后,晓成在爷爷家再次目睹爷爷暴病、死亡。这两件事情都让晓成很难过,也很害怕,同时对死亡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因为性格文静内向,这些情感体验晓成从来没对人说起过,包括自己的母亲。
在学习方面,晓成从初中升入高中后,觉得学习压力陡然增大,听课有些吃力,老师管得比以前更严格了,晓成感到有些不适应,他时常担心自己功课跟不上。
自从晓成得了疑病症后,他母亲把工作放在一边,陪他去医院检查,还带他去看了好几个心理医生,比以前更多地关心他了。现在休学在家,即使晓成看不进书上网玩电脑游戏,母亲也不会说什么。母亲说,晓成身子弱,现在只想让他好好休息,把疑病症快点治好。
通过分析,结合晓成画的树木人格结构图和房树人图形。我们认为,晓成得的是躯体化疑病障碍,即疑病症,有多重诱因,也是他的一种心理需要。
首先,这与晓成敏感、多疑、内向,过度关注自身的人格特点有关,还与他童年时期目睹外公、爷爷发病死亡遭受的创伤刺激有关。那两次创伤事件让晓成感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病魔的威力,再加上他与两位老人感情很深,他所承受的打击更大,而当时他还是个小孩,大人们都忽略了他的感受,没有人给他安慰,他的这些负性体验就被压抑下来。直到长大后看到杂志上的文章,儿时的恐惧体验突然苏醒,经过不断强化,这种恐惧变成担忧,最后成为负性的“心想事成”的结果。这里所谓的“心想”,是指晓成最初“心想”到的身体不适的感觉虽然不一定十分明显,但感受到的心理体验往往是真实的,由于他的个性过度内向,他不断朝不利的方面思索感觉、琢磨因由、猜测性质、推断恶果,这样,“心想”就很容易被引向“事成”的怪圈,即不断出现的身体不舒服感,只有靠不断检查证明自己没病,才能求得解脱。
其次,得了疑病症对晓成也不是一无是处。因为生病,他得到了母亲格外的关怀,使得他童年以来比较缺失的亲情温暖得到了弥补;因为生病,他学习跟不上,作业落下一大截,但这些都不再成为最严重的问题,老师和父母都没有因此责怪他,给他施加压力。生病使晓成渴望关爱的情感得到满足,也使他逃避不堪承受的学习压力有了正当理由,因此,他的疑病恐惧既是他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和外部学习生活环境害怕的替代,也是一种变相的情绪发泄,像这样通过患病回避责任并取得关心和照顾,又称继发获益。
随后,心理医生通过认知疗法调整晓成的非理性认知,经过心理疏导,晓成感觉到自己暂时打消了顾虑。为了进一步改变他的想法,我们约好一周面询一次,连续进行至少10次咨询。
通过晓成的案例,我们想对家长说,当孩子出现疑病心理时,家长千万不要惊慌失措。突然过分地关注孩子,过度满足孩子不合理的要求,默许孩子突然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等等,都有可能推波助澜。
另外,人关心自身健康状态本无可非议,但要全面地看问题,阅读书报时也是这样。例如肺结核患者有咳嗽、发热等症状,但是,有这两个症状的并非都是肺结核,因为呼吸系统疾病都有这种共性症状。“对号入座”的做法,会使自己陷入痛苦中不能自拔。
心理知识
疑病症
疑病症在心理学上也叫躯体化疑病障碍,是一种老是怀疑自己有病,担心自己得了某种事实上并不存在的疾病的心理病,医生的合理解释和反复就医检查均不足以打消其疑虑。该病的患者常常对体内外的刺激作出某种夸大的判断,特别是爱把身体上的不适感与某种疾病联系在一起,从而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这种不良情绪又加大了患者消极的自我暗示,使得躯体化不适感更为敏感,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躯体化”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心理问题,很多医院的门诊病人经常声称自己头晕、头痛、心慌、胸闷、胃部不舒服,多次检查都得不到明确的结果。
心理学家认为,这与中国人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有关。当生活中出现了一些变故,情感交流的渠道被阻塞,需求得不到满足时,许多人不会通过恰当的方式宣泄,只能通过表达躯体不适来求得他人的关注,弥补内心的需求。
而其中那些具有敏感多疑、内向、谨小慎微、对健康过度关心的个性特征的人,他们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的躯体不适及其相关事件上,增加了对躯体感觉的敏感性,易于产生各种躯体不适和疼痛感。
温馨提醒
杭州绿岛心理咨询中心面向全国提供高品质的心理咨询、心理医生咨询、在线心理医生免费咨询服务,资深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采用非药物的心理咨询技术,专业咨询解决各种心理问题效果好。具有17年以上的心理咨询经验、成熟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及大量成功案例。
心理医生咨询内容:情绪疏导、
失眠、
抑郁症、
焦虑症、
强迫症、社交恐惧、
口吃、
疑病症、情绪低落、脾气暴躁、青少年心理问题等。
心理医生免费咨询电话:0571-86433196,13306538268(可添加微信在线咨询心理医生)
进入咨询中心查看咨询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