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对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心理咨询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出现了许多心理咨询流派,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有三种:存在主义疗法、当事人中心疗法、格式塔疗法。这些疗法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又存在着许多的细微差别,甚至在某些方面分歧很大。本文拟对存在主义疗法和当事人中心疗法的区别与联系进行梳理,以供初学者参考,抓住存在主义疗法和当事人中心疗法的要旨。
首先,就哲学基础而言。存在主义疗法和当事人中心疗法都强调人的主动性,人有选择的权利和能力,人追求自我的价值和意义。也因此被反对派的评论家批评具有个人主义色彩。但二者有区别:
(一)存在主义疗法的哲学基础很清晰,和存在主义哲学、现象学一脉相承,许多介绍存在主义疗法的资料都会提到尼采、布伯等存在主义哲学家,谈到自由、选择、责任、死亡、焦虑、孤独等终极命题。而当事人中心疗法很明显也受到了存在主义哲学、现象学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间接地,笔者感到存在主义哲学、现象学影响了马斯洛和罗杰斯,罗杰斯根据自己的经验发展出当事人中心疗法。所以当事人中心疗法的一些概念更多的是马斯洛、罗杰斯的“创造”,比如自我实现、机体智慧、价值条件、异化。
(二)存在主义疗法的哲学基础是悲观的,存在主义疗法相信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的,强调向死而生,人生没有意义,人自己去创造意义和价值。人是在接受没有选择来不来这个世界的自由的前提下,具有选择怎样在这个世界生存或怎样与这个世界共存的自由。人是在接受没有选择死不死、什么时候死的自由的前提下,具有选择死前如何生存的自由。做个类比,有点像庄子所说:“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相反,当事人中心疗法对人的看法是乐观的,人本主义强调机体评价的作用,机体智慧会告诉人如何选择,对经验开放,去除价值条件化,人最终奔向自我实现。
第二,就人性观而言。
(一)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存在主义疗法和当事人中心疗法都不认同性恶论。但二者观点也不相同,存在主义疗法持人性无善无恶论,当事人中心疗法持人性本善论。当事人中心疗法认为,人的本性事实上是积极地、建设性的,是指向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人性基本可以信赖,人的机体智慧和机体估价过程会保证人沿着实现趋向成长。存在主义疗法认为,人性中存在截然对立的实际,存在主义治疗师要看到来访者的整个极端性,并进而了解到他身内的最坏的一面和最好的一面是如何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在一个人的心灵中,并非如同我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存在着相对立的善与恶。而是存在着一种,一而再,再而三,以不同形式出现的极端性,这两极并非是善与恶,而更确切的说,是是与否,是接受和拒绝。
(二)人的最高需要是什么?存在主义疗法认为,“爱是人类所渴望的最终极、最崇高的目标,人类只有通过爱才能得到救赎。”“人类的本质就在于寻求意义和目的。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体验某种价值观以及体验痛苦经历的过程来发现这种意义。”(弗兰克尔)当事人中心疗法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的最高需要。存在主义疗法和当事人中心疗法对人的最高需要的论述都具有很强的个人色彩,打上了咨询师个人经历的烙印。笔者比较认同存在主义疗法的观点。当事人中心疗法在阐述价值条件的过程中提到,“这种对重要他人的爱的需要甚至压倒了自我实现的需要。不幸的是,这些需要的满足取决于他人。”“父母(也包括他人)的关怀和尊重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体现了父母的和社会的价值观,价值条件就发生了”(罗杰斯),可见,对重要他人的爱的需要是可以压倒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哪个是最高需要,立见分晓。(当然此处应把生存层面的需要除外,不威胁人的生存的前提下,高级心理需要,谁能压过对方,则可认为其更有优势。)另外,有学者认为“自尊和尊重的需要才是最高需要,自我实现只是获得自尊和尊重的途径。”(引自【美】David Keirsey著,王晓静译,《请理解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而自尊和尊重,某种意义上就是个人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所以,比较而言,存在主义疗法关于人的最高需要的论述可能更接近人的本性。
(三)理性和感性,哪个更可靠?存在主义疗法强调理性,当事人中心疗法强调感性。当事人中心疗法假定,“有机体本身有能力判断一个事件、一个外部影响是积极的、符合实现趋向的,还是消极的、阻碍实现趋向的”“这种能力源于有机体本身,是一种“机体智慧””“个体具有的机体智慧表现为他能通过“机体估价过程”来评价什么是好的(符合实现趋向),什么是不好的(阻碍实现趋向)”,这种机体估价的直接体现形式是感受和体验,心理咨询就是建立来访者能够觉察价值条件,对感受和体验开放的环境和气氛。存在主义疗法则认为,人类存在的基本维度有:(1)自我知觉的能力;(2)自由与责任;(3)建立自我认同感并建立对个体有意义的人际关系;(4)寻求意义、目的、价值和目标;(5)焦虑是生活的条件;(6)察觉死亡与不存在。这六个方面都需要理性的思考。存在主义疗法认为心理咨询过程就是:引导来访者审视并判断其价值观、信念、假设的正确性;溯源,思考自己的价值观、信念、假设的来源和依据;行动,清晰的了解自己,并将理解转化为行动。这整个过程,就是理性的思考自由、责任、意义、死亡这些人生终极问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