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电脑给现代人类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通过电脑视频装置可以和相隔千里的人对话,学会使用电脑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必要技能。任何事物都具两面性,使用得当可增加益处,超过限制会带来负面效应。青少年对新事物接受能力非常强,由于其所处特殊生理阶段、分辨是非能力不强,自我控制弱等特点,就会对电脑产生依赖,严重的会成为一种疾病。另外生活节奏加快,青少年父母在激烈竞争和工作压力下,以学习成绩来评价,青少年与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他们逐渐倾向于电脑的虚拟世界,从那获得心理的支持和安慰。
网络成瘾:由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去抑制、退瘾反应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
总之,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其人格发展的程度和在现实生活中的状态密切相关。而青少年的人格缺陷属于发展中的缺陷,可塑性很强,在对青少年的网络成瘾做好行为戒断的同时,针对这种方面的缺陷发展开展专业性干预,促进青少年人格完善性的成长,青少年的网络成瘾是可以根治的。但事实上,每个人遇到的问题都是不同的,因此,也就需要使用多样化、个性化的疗法才能满足每个人的需要。
二、基本资料
小天,男,在某区重点中学高三就读。小学成绩名列班级前五、六名,一直担任班干部。进入初中,开始打游戏机,学业开始上下起伏。中考差了几分未进区重点,非常失落,成绩一直下降,得不到老师的认可,感受不到成功的体验,有些自卑。家庭环境非常优裕,从小养成自我为中心,自尊心特别强。同时还表现出青春期叛逆,时常与学校的老师和家长因言语不当就会发生争吵,甚至与父母有身体方面的碰撞。因沉迷电脑游戏而影响学业,高中时期几乎没有正常的学习,现面临高考。
家庭背景:原生家庭,案主父母年纪均在50岁左右,父母亲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在单位各自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父亲长期国内外出差,从小由母亲照料小天的学习和生活。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父母一般采取打骂的教育方式。
三、问题评估
(一)家庭问题
父母结婚后,为了提高学历,直到三十几岁才生下他。因此,父母希望他努力学习,不想儿子再步自己的艰辛的道路。平时母亲照顾儿子的生活和学习,没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对待儿子的教育是比较严厉的,而父亲采取比较放任自由的方式。
其次夫妻沟通不畅,丈夫不太能听取妻子的意见和想法,总是批评,夫妻二人在教育上不能达到一致,导致妻子在孩子面前没有威信。
(二)学业问题
高中二年级整天沉迷电脑游戏,旷课现象经常发生,成绩在班级倒数,能否考取一般性的大专都不太可能。
(三)心理问题
父母对其学业的高要求,平时没有娱乐的时间,由于长期处于高期望、高压力下,对学习产生厌恶感。曾试图改变学习状况,但信心不足,于是完全沉迷电脑游戏。
四、服务对象的寻找方法及主要治疗模式
1、目标选取方法:
(1)面谈咨询:通过咨询师与家长、青少年面对面交流,填写量表,评估网络沉迷程度。
(2)社工推荐:从社工推荐的网瘾社区青少年中挑选。
(3)案主自决:最后通过商谈,确认是否自愿参加矫正课程。
2、心理治疗方法:家庭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法
认知行为学派在治疗过程中,以服务对象认知和行为的改变为目标,一方面协助服务对象自我了解和自我控制,另一方面也提供外在监控和督促。其服务过程重在教给服务对象有效的应对策略,以处理他们所遭遇到的愤怒或压力情境。
家庭治疗对服务对象的重要性:家庭乃是一个人最早接受社会化及互动最多与最亲密的系统,因此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也是最大。如果要了解服务对象的问题或是对服务对象问题的解决有更有效的解决方法,应当要关心到她(他)的家庭,家庭除了提供了解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要分析单位,同时也要将家庭纳为服务的对象,这也是社会工作综融学派与生态学所支持的论点。
五、问题分析
根据小天所填量表分析
1、52量表:145分 。52量表与实际不一致,从数据来看,属于正常范围内,
2、SCL-90量表分数:
SCL-90超出正常范围的指标:敌对2.9。SCL-90量表中的敌对指数大大超出正常范围,与实际表现较一致。一方面是对母亲,可能其现处于青春叛逆期,希望有自己的独立的空间,而母亲可能还把他当作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另一方面,他与学校老师常常因为言语不和,沟通不良,很容易发生冲突。
3、个性特征:敏感、偏内向
4、网络沉迷的实际情况:实际上可能属于一级(轻度)。
在母亲填写的问卷,母亲对小天的评价是人较聪明,但对事情很敏感,自控能力很差。一不高兴,就不去上课,一个人呆在家中打游戏。看到儿子这个样子,父母一方面非常着急,不只如何去解决问题,内心也非常痛苦。
综合上述所采集的数据和相关信息,社工决定以家庭治疗模式和认知模式去实施服务计划。
六、服务目标
1、总目标
培养案主树立信心,建立良好的家庭沟通模式,恢复正常的学习。
2、分目标
通过特训营,重新建立对网络游戏的正确认识;通过半封闭群体生活,逐渐摆脱对网络的依赖;引导案主认识问题,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协助案主父母恢复家庭教育功能;与案主父母进行沟通交流,共同为案主提供确实有效的帮助;使案主重返学校,顺利参加高三的学习。
七、服务计划
1、利用在营地的生活,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了解他内心的想法;
2、与案主父母沟通,取得父母的信任和理解;
3、让父母分阶段参加家庭教育的指导课程,恢复家庭教育功能;
4、通过户外拓展和营地生活,锻炼并加强案主的自律性,提升他的人生价值观;
5、通过与网络精英的对话,建立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和使用;
6、让案主参加同辈群体的互动游戏,了解他内心真正的想法;
7、帮助案主改变学习方法,恢复学习上的自信;
8、跟进服务,关注案主,让他不断健康发展。
八、服务过程
前期准备:
建立专业关系
在报名处的亲切交谈,社工与案主建立初步的关系。随后在营地的一周相处时间内,社工通过询问野外营地生活的感受,以及在分组交流中,一起分享野外活动中快乐和不高兴的事情,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利用自由时间,在比较轻松、安静的环境中回顾童年的快乐时光,释怀、宣泄心中的积怨,并对他的一些想法一一分析。每次案主参加团体辅导,社工会在一旁仔细观察,当遇到案主不愿意做的事情,社工会在旁给予鼓励和帮助,激发案主的团体意识,逐步建立了专业关系。同时,社工安排父母参加家庭治疗的课程,使父母认识到以往家庭教育方式的缺陷,缓解高考家长的焦虑、紧张情绪,提高家庭的教育功能。
隔天社工会将案主在营地的生活情况告知父母,并且安排母亲与专家一对一的辅导,在参观案主的寝室,母亲感到案主离开家以后,一下子变得成熟了,被褥铺得非常整齐,换下的衣服也洗干净晾好,原先的顾虑和担心才放下。
改变沟通模式 进行换位思考学员与母亲对视,感受母亲的焦虑的心情,同时用对比方式,体会到母亲好的地方。双方达成契约:每周六下午四点到晚上十二点由学员支配,母亲可在十一点半提醒一下。改善平时的伙食情况。在亲子沟通团体辅导活动中,与父亲组队,配合比较默契,背对背坐时,用双手蒙住父亲的双眼。不愿意坐在母亲旁边,集体讨论时候,站在外围,没有参与。在与父母对话时,正面对着父亲,总是侧面对着母亲,没有对视。尽管案主对母亲还有些排斥,但在最后,一家三口相拥在一起,母亲得到久远了的儿子拥抱,激动得流下眼泪。
中期介入家庭
与案主及父母共同制定目标,鼓励他设立人生规划,使其目标合理可行性。邀请父母参加家长沙龙,巩固前期的家长课程,使案主重新回到经过调整的家庭环境中,在这个的沟通模式中,恢复家庭教育功能。社工及时案主变化,当看到案主进步时,社工和父母进行表扬,强化正向行为,增强其自信。回家后的一个月,案主几乎与电脑绝缘,之后在高考压力下,社工及父母对案主提出适度的要求给予支持。案主回家之后的月考成绩不断进步。
兴趣转移 学会放松
自营地回家之后,案主结交一些同年龄男孩,开始学习滑板,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利用滑板放松心情,学习的兴致也越来越高。当看到案主变得心情开朗,学习成绩上升,母亲焦虑的心态也逐渐趋缓,亲子关系也融洽了。
九、服务评估
社工运用家庭治疗模式及认知行为方法打破原先固有思维模式,重建家庭沟通模式,恢复家庭教育功能,使案主确立了人生目标,提升了他的人生价值观。目前案主遇到能冷静处理,认识到学习重要性,而且案主有想法时,能主动和家长进行沟通,对父母的抵触减缓,师生关系也很大的改善,学习成绩稳步上升,现可达到二本的水平。母亲的高考焦虑,对儿子的紧张程度降低。
十、个案反思
青少年网瘾一般出现于初中时期,而且都是处于青春期这个敏感特殊阶段。当家长求助时,已达到一定程度,提前干预青少年成长和家庭问题是重要的,家庭早期主动求助才会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因为这个个案一开始对案主和父母进行一个冲击,加上同辈群体在户外兼半封闭的营地生活,使案主原先沉闷的生活方式注入新的内容,激起其积极向上的潜力。由于在多名专家指导下,缩短时间,提高有效性,社工在工作和学习,理论和实际的过程中也获得成长。开展个案的费用由政府承担大部分费用,这次特训营受益人群还比较有限,如向这样公益性服务惠及更多青少年和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