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情绪
当前位置: 心理咨询 > 心理健康咨询>控制情绪> 正文

调节控制情绪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咨询项目:控制情绪  发布:杭州绿岛心理咨询中心  发布时间:2021-01-13
  人们在形容一个人高兴时说眉开眼笑,心花怒放;在叙述愤怒时说怒从心起,恶向胆边生;当恐惧到极点时是喉咙发干、四肢颤抖、胃部下垂。我国传统中医也指出: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由此看来情绪和人的生理反应是紧密相连的,那么它们之间是怎样相互影响的呢?这种关系是与生俱来的吗?人能通过控制生理反应而调节情绪吗?
  在19世纪末,心理学家就开始研究情绪与生理的关系了。首先,他们发现全世界各个种族都有四种基本情绪:喜、怒、悲、恐。这是与生俱来的,并且人们对这些情绪的表情反应也是一样的。心理学家把不同种族的人的不同情绪的照片给其它种族人看,人们都能准确指出照片上人的情绪类型。刚出生的婴儿也能区分出哭脸和笑脸,他们也更愿意看笑脸。天生的盲童可以和正常孩子同时学会笑,说明表情是天生得来的能力,而与后天学习无关。这些表情与情绪的联结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完成的,是人类上百万年进化的结果。这使得人们能更易于沟通,也是情绪喧泄的好办法。其实在某些非灵长类的动物身上也能模糊的看到情绪的反映。普通人能顺利地认出黑猩猩的高兴、惊恐、愤怒的照片。
  此后一系列实验逐渐明晰了情绪与身体之间的关系。哈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在我们感觉到的情绪中,重要的因素是来自身体变化的反馈,这些变化是对意外或可怕情景的反应。他的观点在今天看来似乎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形式。几乎同时,一位丹麦生理学家卡尔.兰格也提出了相似的见解,这个理论便称为詹姆斯—兰格学说。此学说的重点就是:情绪是由身体变化引发的,我们对身体变化的认识产生了情绪。这使得詹姆斯—兰格学说看起来有些道理。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心理学家对情绪产生中的认知成分越来越感兴趣。这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沙赫特的研究结果。他认为情绪是认知和生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了情绪的认知生理学说。
  综上所述,人们要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控制生理反应和调节认知状况。控制生理反应正所谓心平才能气和,调节认知就是人们常说的知足者常乐。对生理反应的控制在医学上已经有了多年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生理反馈疗法,用于帮助一些病人控制情绪波动,避免引起过大的生理反应。如用多导仪来显示病人的心跳、血压、呼吸、脉搏等指标,告诉病人什么样的指标是正常的。在出现意外的情况时,提高自身调节来保持指标稳定,从而减少对身体的伤害。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要尽量保持心境的平和,加深呼吸呼力度,放松肌肉,使自己的身体处于舒适的状态。如有可能可使自己的身体处于一种温暖的环境中,这有利于放松心情。
  我们的情绪在生理唤起后再加入认知才完全形成的。可以说生理体验是原材料而认知是一把刻刀,将情绪雕塑成型。情绪虽然不单独取决于认知,但可以肯定它受到了我们对引起情绪的情景评价的影响。在情绪被唤起时如果能对事件有充分的认识就会减少恐惧成分,所以在激动时要多进行一些全面的了解,看清事物的两面性,这样有利于做出正确的判定,而使得心理得到宽慰。人们的心境是有时间上的波动性,在情绪比较抑郁时要多想一些平时能使自己开心的事,并且尽量培养出一种适合于自己的情绪发泄途径。将内心的情感抒发出来是最佳的心理享受。

温馨提醒

    
心理咨询范围: 心理医生咨询 青少年心理咨询 婚姻情感咨询 心理健康 职场咨询 性心理咨询 城市心理咨询
预约/咨询
咨询电话咨询电话
0571-86433196
手机咨询手机咨询
13306538268
微信咨询微信咨询
留言咨询留言咨询
回到顶部
心理咨询留言
关闭
咨询热线
0571-86433196